思想启迪智慧,科技润泽童心。为响应“培养创新人才,传承文化根脉”的号召,2025年7月9日,长江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智创未来”实践团队赴江陵县,开展“诗画编程·绿能启航”主题科技文化课堂,通过诗词数字绘画、太阳能小车竞赛、古诗编程游戏等创新形式,为50余名社区儿童播撒科学与人文的种子。深入江陵县西湖社区和沿江社区暑假“爱心托管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以文化传承与科技普及为核心,旨在通过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课程,激发社区儿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兴趣,以青春之力推动科技赋能江陵县发展。
图为志愿团队合影高文锦供图
7月的江陵县暑气蒸腾,西湖社区“爱心托管班”内却传来阵阵惊叹与欢笑。7月9日,长江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愿益”实践团队走进江陵县西湖社区与沿江社区暑期托管课堂,以“诗画传文脉,实验探科学”为主题,为百余名儿童带来沉浸式公益课程,用青春智慧破解社区“带娃难”,让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在孩童心中生根发芽。
长江大学“愿益”团队以“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为理念,为社区儿童带来沉浸式诗词绘画课,让《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等经典在童笔下绽放新韵。
从历史烟云到童言新解“孩子们知道吗?元二要去的安西都护府,比荆州到北京还远呢!”志愿者将盛唐边塞风云化为故事。课堂创新采用“三步共鸣法”:以动画短片呈现诗人创作背景,林升写《题临安邸》时的忧国之情引得孩子们蹙眉沉思;用荆州方言朗诵“西湖歌舞几时休”,稚嫩乡音让古诗韵律更鲜活;“鼓励孩子在画纸角落标注“为什么劝君更尽一杯酒”,课后由志愿者一对一解答。
创作:柳枝蘸墨泼出童真盛唐,绘画环节瞬间点燃创作热情:
志愿者允许打破“青绿山水”传统,于是渭城朝雨中有了紫色云霞,西湖楼台披上金粉色夕阳;小朋友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藏入秘密——“柳树下画了三个酒杯,因为王维可能也想跟朋友喝三杯才够!”引发全场欢笑;孩子们将宣纸粘贴在瓦楞纸板上,用黏土捏出“劝君更尽一杯酒”的立体酒杯,触觉让诗意更可感。
分享:小画家的“诗意发布会”。“我画的不是凄凉!”面对作品《送元二使安西》,小朋友指着彩虹柳树认真解释:“王维虽然难过,但柳树在雨里发着光,代表他希望朋友平安。”这番解读赢得掌声。
一群热情洋溢的志愿者走进江陵县服务社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编程体验课——用编程制作小游戏,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探索欲望,引领他们步入编程的奇妙世界。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编程概念,用简单易懂的比喻让孩子们理解编程就像是给计算机下达指令,让它完成各种有趣的任务,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接着,志愿者们引入今天的主角——编程软件制作小游戏,展示软件里各种充满童趣的图标和功能,孩子们的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期待。
在实践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动手尝试,遇到问题便主动向志愿者请教。志愿者们耐心地为每个孩子解答疑惑,手把手地帮助他们调整代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对游戏进行创新。有的孩子给游戏增加了新的小鱼种类,有的则设计了不同的背景,让游戏更具个性。
实践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显微镜体验活动,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亲手操作显微镜,探索这个微小世界的奥秘。
在西湖社区和沿江社区的暑假“爱心托管班”里,50余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兴奋地围在桌子旁,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实践团队准备了多种生物样本,包括叶片、昆虫、花粉等,孩子们专心致志的看着志愿者的一步步操作和讲解,细心观察每一处细节。通过显微镜,孩子们第一次看到原本肉眼无法察觉的细胞结构和微小的生物世界,纷纷惊叹不已。
其中,最令孩子们激动的是当他们在显微镜下看到自己的头发细胞时,大家忍不住互相交流起各自的发现:“哇,头发里面原来这么多小孔!”、“这是什么东西,感觉像颗颗小星星!”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充分激发,纷纷表示以后要更好地学习科学,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
通过这次显微镜体验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科学的神奇,还深刻体会到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活动结束后,许多孩子们表示,他们以后一定要多学习,争取像科学家一样,发掘更多的奇妙世界。
这次活动的另一亮点是太阳能小车,孩子们不仅细致观察了太阳能小车,还深入了解了太阳能这一绿色能源的神奇魅力。
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孩子们纷纷观察起太阳能小车的外形并了解其功能。看到小车在阳光下缓缓启动,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个个小小的太阳能电池板,像是给小车注入了生命,随着太阳的光芒,车轮开始转动,小车飞快地在操场上奔跑,孩子们激动地欢呼着,欢笑声此起彼伏。
“哇!小车真的动起来了!”一位小朋友高兴地说道。“原来太阳光也能变成能量,让我们的车跑起来,好神奇!”另一个孩子兴奋地补充道。通过亲身参与,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太阳能的基本原理,还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表示,自己以后要更加关注绿色能源,希望能够发明更多环保的东西。
太阳能小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科技的魅力,更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环保理念的传递。长江大学的志愿者们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科技与环保理念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中,也让他们在玩乐中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此次活动是长江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富有创意的课程,孩子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更让科技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激发了他们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 高文锦 金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