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5年,武陵区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创新服务举措,以司法之力精心培育营商环境的“沃土”,让法治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企业成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能。
诉讼服务提速打造暖商“高速路”
走进武陵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涉企案件“绿色通道”的提示牌格外醒目。在这里,企业办事人员可以享受专人接待、优先办理的“一站式”服务。“没想到这么快就立上案了,法官还耐心指导我们准备材料,避免了来回奔波。”某科技公司法务人员深有感触地说。
2025年,武陵区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涉企案件5873件,绿色通道受理案件占比超过80%。法院不仅提供查询咨询、风险提示、材料收转等服务,还对涉企诉讼主体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切实把“如我在诉”理念落到实处。
线上诉讼服务同样跑出“加速度”。该院通过完善集约送达机制,提高网上立案率,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在一起标的额达200万元的买卖合同纠纷中,法官通过线上调解平台,仅用15天就促成双方达成分期付款协议,既缓解了被告企业的资金压力,又保障了原告企业的合法权益。
“现在打官司越来越方便了,通过手机就能完成立案、交费、调解等流程,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一位企业代理律师称赞道。
多元解纷增效构筑安商“避风港”
“这场持续了120余天的纠纷终于化解了,感谢法院让我们实现了‘三赢’!”某大型超市经理激动地说。今年7月,武陵区人民法院通过“府院联动”机制,成功调解了一起牵涉开发商、超市与业主三方的复杂纠纷。
今年以来,武陵区人民法院审结涉企案件5298件,其中1399件以调解方式结案,调撤率达到40.96%。在“府院联动”框架下,该院与武陵区发展和改革局共同成立的价格争议调解委员会,已成功调解价格争议案件20件;与市工商联联动的商事调解中心,化解各类商事纠纷37件;联合市保险协会、市司法局、市交警支队建立保险行业商事调解中心,上半年成功调解保险行业案件15件、金融纠纷案件391件。
此外,武陵区人民法院积极将社区力量融入涉企矛盾纠纷调解。今年7月,柳叶湖人民法庭采用“以点带面”策略调解物业纠纷,联合社区深入小区走访业主、找准“示范户”现场调解,通过“一人履约”带动“多人响应”,物业配合积极整改,成功化解戴家岗安置小区多起物业费纠纷。这一创新模式已在全区物业纠纷调解中推广运用。
执行工作同样体现司法温度。某建材公司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被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没有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组织双方协商,最终达成分期履行协议,让企业重获生机。“法院的执行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给我们留下了发展空间。”该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
截至目前,武陵区人民法院新收涉企执行案件2014件,结案2231件,执行到位金额8.85亿元,240家失信企业中有12家完成信用修复,重新轻装上阵。
司法服务上门搭建惠商“连心桥”
5月23日上午9时,常德欣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食堂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晨会”正在进行。武陵区人民法院“武好青年”普法宣讲团成员们,正在为企业职工讲解实用法律知识。
“赌博借款能要求公司代扣还债吗?”“疫情后工资被拖欠有什么解决办法?”职工们踊跃提问,宣讲团成员一一解答。宣讲团还特别针对网络借贷、欠薪处置等热点制作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示50条》。“这种案例教学比看条文明白多了!”质量部张组长举起手机拍下PPT上的维权流程图。
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常态。今年以来,武陵区人民法院深入开展“三官联项目·万警联万企”活动,开展企业“面对面”交流活动61次,干警联系走访企业143人次,上门提供政策宣讲3次,普法教育和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44次。
法治园丁精心呵护,企业之树茁壮成长。武陵区人民法院用一次次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一个个公平公正的司法裁判、一场场润物无声的普法宣传,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们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未来,武陵区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让司法成为企业发展的“防护栏”“润滑剂”和“加速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阮馨影、范亚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