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邺区莫愁湖街道文体社区,一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正蓬勃开展。多年来,社区始终将垃圾分类工作视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员、网格员、物业与居民的多方联动,成功打造出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画卷,让垃圾分类成为引领社区文明的新风尚。
党员先锋作表率,红色力量聚人心
社区党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施行“我是党员我先行”党员认领房亭活动。党员中有支部书记、南京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负责物业管理工作的社区工作者以及社区网格员。他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示范投放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这种“亮身份、树标杆”的做法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向党员看齐。

物业协同强支撑,服务效能再升级

为压实物业小区管理责任,积极探索物业小区垃圾分类新模式,通过每月“环境大扫除”,提升环境治理效能;垃圾分类指导员们每天检查、指导各自区域的分类工作,保证亭房整洁,有问题及时反馈;定期组织欣城物业工作人员召开垃圾分类专题推进会、培训会,加强物业人员对生活垃圾分类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升有关垃圾分类业务技能;针对小区车棚旁垃圾乱丢乱放问题,组织党员、物业人员及社区网格员对周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巧妙地在此处安装两个休闲长椅,让老年人唠嗑时有休息的地方的同时也让居民知道此处不能再乱扔垃圾,强化问题导向、精准施策。

另外,为应对持续高温天气,体现社区人文关怀,社区向奋战在一线的垃圾分类指导员、物业保安及保洁人员组织开展高温慰问活动,感谢他们为维护社区环境和秩序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确保夏日社区服务保障工作有序进行。

全民动员齐参与,习惯养成见实效
社区搭建起多层次互动平台,组织开展“一米净”青少年环保慈善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大手拉小手分类齐动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主题宣传活动;搭建“我与业主面对面”“物业网格联席会”“议事协商会”协商议事平台,就社区环境整治进行讨论和决策,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如今走进文体社区,原来脏乱的垃圾桶变成了居民休闲长椅,生机勃勃的路边花坛,处处彰显着全民践行绿色生活的生动图景。
如今的文体社区,垃圾分类已不再是简单的环保要求,而是转化为居民自觉遵守的生活准则和价值追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整洁有序的投放点时,映照出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是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