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的繁荣稳定。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的重大使命,当以躬身之姿深入群众、以实干之举破解难题、以为民之心温暖群众,用实际行动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民生幸福画卷。
躬身入局,于基层烟火中洞察民生百态。“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民生问题的源头,也是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重要窗口。广大党员干部应主动走出办公室,摒弃“高高在上”的姿态,以躬身入局的姿态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党员干部与农民并肩劳作,了解农作物种植的困难与需求,倾听他们对农业政策、农村发展的看法和建议。从土壤肥力到灌溉水源,从农产品销售到农业技术培训,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城市的老旧小区,党员干部与居民促膝长谈,了解他们在居住环境、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问题。狭窄的楼道、老化的水电线路、缺乏的休闲设施,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居民生活中的大难题。党员干部要像“侦察兵”一样,敏锐地捕捉基层的每一个信号。与群众交流时,摒弃官话套话,用真诚的态度和朴实的语言,让群众愿意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不仅要听群众的赞扬之声,更要听群众的批评之语。群众的“吐槽”和“抱怨”,往往是民生问题的真实反映,是改进工作的方向和动力。通过深入基层,党员干部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民生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
实干笃行,于攻坚克难中书写民生答卷。“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民生问题,桩桩件件都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敷衍。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在攻坚克难中书写民生答卷。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难题,党员干部要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通过举办招聘会、开展创业指导等方式,帮助群众实现就业创业梦想。在教育领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促进教育公平。关注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医疗卫生方面,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多的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实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成效。遇到困难不退缩,面对矛盾不回避,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啃下民生领域的“硬骨头”。
为民造福,于点滴关怀中传递民生温度。“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党员干部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从群众的点滴需求出发,传递民生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党员干部要关注群众的细微之处。为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物资,陪他们聊天解闷;为留守儿童组织课外活动,给予他们关爱和陪伴;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他们的出行和生活。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同时,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让群众成为民生工作的受益者和评判者。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以躬身之姿深入群众、以实干之举破解难题、以为民之心温暖群众,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汇聚起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绘就民生幸福画卷,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资溪县马头山镇政府:许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