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各个单位纷纷行动,持续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不断提升学习教育实效,办好群众“心上事”,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走进桃花源一中的工会活动室,教师们正在热烈讨论。“电动车在楼梯口牵线充电不安全也不符合相关要求,能不能设置一些充电桩?”“学校的生物实验室过于陈旧,能否进行升级改造?”桃花源一中校长、党总支部书记李俊一边认真倾听老师们的想法,一边在本子上详细记录。他说:“群众的所思所盼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
经过前期调研筹备和紧张施工后,桃花源一中共安装24个充电桩,基本满足教职工的充电需求。至此,桃花源一中彻底结束飞线和教师宿舍架空层充电的历史。
教师李俐妮购买的是油电混合小汽车。“以前,学校没有充电桩,我都是加汽油。一个月的油费算下来要600—700元。现在学校有了充电桩,就方便多了,一个月只要300多元。”谈及充电桩,李老师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年下来,就省了几千块钱呢!”
李俊表示:“以前的充电方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也给教职工带来很多不便。为此,学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充电桩建设事宜。”充电桩的建设是桃花源一中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之一,也是学校推进校园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管委会一体推进“学查改”,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桃花源镇紧盯农村饮水项目实施改造、资金拨付等民生热点问题,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一份份“履职清单”。
针对黄土坡村43户、金盘村18户村民多次反映自家饮用水压力不足、生活不便的情况,桃花源镇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20余万元,耗时一个半月,完成自来水主管网改造,提升了居民宜居水平和幸福指数。
黄土坡村六组居民陶立华表示:“以前水压不足,生活很不方便。现在水压上来了,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据桃花源镇政府学习教育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桃花源镇始终坚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聚焦水改、桥改等民生改造项目,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5月,常德市生态环境局桃花源分局接到某村群众电话,称有人在该村10组后河堤段随意倾倒建筑垃圾。
常德市生态环境局桃花源分局工作人员立即行动,联合属地桃花源镇政府迅速启动调查检测处理程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现场快检,评估环境影响,并要求桃花源镇落实属地责任,及时将垃圾转运至处理中心。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常德市生态环境局桃花源分局开展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等问题。白麟洲村村民周军武表示:“我们向上面反映情况后,很快就来人清理了! 现在垃圾拖走了,河堤清爽多了!人的心情也舒畅了!” (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