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载热血接力 一位“熊猫血”献血者的坚守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5-08-12 |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 作者:杨志英 符勇韬 | 责任编辑:徐海波

8月3日,周世平带着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周杨霖走进市中心血站机采科,父子俩同时捐献了血小板。看着儿子躺在采血椅上,眼神里流露出的坚定,周世平仿佛看见了26年前的自己:“一模一样,那股子韧劲,像!”

周世平父子在市中心血站机采科献成分血

初见周世平是在一个秋天,他刚从采血车上下来,袖口还没完全捋好,手臂针眼处贴着一小块无菌敷料。“献完血感觉挺好的,回去多喝两杯水就恢复了。”他笑着,语气轻松得像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这件“小事”,他已坚持了整整26年。

周世平是湖南力源健康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这份坚持早已融入他的日常工作与生活。1999年7月,还是军人的周世平在部队第一次撸起袖子献血。当得知自己是Rh阴性血——俗称的“熊猫血”(在人群中占比仅约0.3%—0.5%)时,他心中埋下了特殊的责任感。“老天爷给了这‘特殊身份’,就不能浪费。”周世平说,从那天起,献血成了他生活中雷打不动的约定。

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同事、亲戚、朋友纷纷走进血站献血。“有很多老朋友在我的鼓励下,主动去献血了。”说起这些,周世平眼里有光。

26年来,周世平从未间断无偿献血。每次收到血站的短信——“您捐献的血液已用于临床救治,感谢您的无私奉献”时,那份自豪感都成为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作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周世平已累计献血117次,总量达44500毫升;其中,捐献血小板71次,共计140.5个治疗量。他说:“我没有宏大的愿望。每次看到献血的队伍里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心里就特别高兴。血是热的,人心也是热的。想到我这‘熊猫血’能融进别人的生命里,儿子还能接上这根接力棒,这辈子,值了!”(杨志英、符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