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武陵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当事人赵某将一面印有“洞察案情 体恤民心”的锦旗郑重交到罗云霞法官团队手中,感谢他们以司法智慧成功化解了一起纠缠13年的民间借贷纠纷。
当事人赠送锦旗
2012年,左某某向从事副食销售的赵某借款47000元。久催无果后,赵某于今年6月向武陵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首次庭审时,被告代理人对原告出示的借条原件真实性强烈质疑,火药味骤浓,原告随即申请笔迹鉴定,案件陷入僵局。为获取关键同期笔迹样本,承办法官罗云霞坚持每日致电远在外地务工的左某某,反复阐明参与质证对查明事实的重要性。面对被告以工作繁忙、账户被查封等理由推托甚至抵触质证的情况,承办团队一面对其耐心疏导,一面提出可由其担任代理人的儿子协助解决返程交通问题。
一周后质证庭审,交锋更为激烈。左某某在回答关键问题时陈述矛盾,态度消极。休庭间隙,罗云霞敏锐捕捉到被告情绪松动,果断组织调解。她深入剖析案情,阐明虚假陈述法律后果及久拖欠款对双方的损害,引导回归诚信。情理法交融的劝导,终于令左某某卸下心防。赵某也同意撤回鉴定申请,接受调解。二次开庭中,左某某一改反复态度,承认借条系本人书写,并真诚表达了分期还款意愿。这场激烈对抗的漫长纠纷,在法官春风化雨般的调解下峰回路转,最终圆满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