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法官“变身”调解员,为护航营商注入“银发力量”
发布时间:2025-07-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覃雅 | 责任编辑:徐海波

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津市法院选聘退休法官担任调解员,充分发挥其法律功底深厚、熟悉企业运作、善于化解纠纷的优势,推动涉企纠纷在审前高效化解。近日,津市法院依托“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机制,零成本、高效率化解一起标额为300余万元的涉企合同纠纷,而退休法官则成为撬动该机制高效运行的关键力量。

据悉,涉案企业之一某建材公司系当地重点企业,某建筑公司和某建材公司长期保持合作关系。自2019年起,某建筑公司持续向某建材公司供应水泥至2025年3月,期间,双方分别于2022年1月1日、2023年2月15日签订《水泥买卖合同》,某建筑公司按照某建材公司采购计划,将指定品种、数量的水泥送至某建材公司商混站。后因某建材公司都未全额支付货款,累计拖欠货款金额300多万元,某建筑公司多次催讨未果,遂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津市法院考虑到某建材公司为当地重点企业,纠纷处理结果关乎企业正常经营与当地稳定,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迅速将案件委派至驻法院调解工作室启动先行调解。本案调解员肖俊系退休法官,拥有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和扎实的调解功底,退休后返聘投身调解一线,为矛盾纠纷多元、实质化解贡献“银发力量”。在收到案件材料后,肖俊迅速厘清案情,并第一时间与双方企业负责人对接,结合双方企业的经营实际和核心诉求,灵活采用“背靠背沟通”摸清症结、“面对面磋商”凝聚共识的方式,历经多轮耐心调解,促成某建筑公司同意某建材公司分期付款的方案,某建材公司对此表达了诚挚感谢,双方企业顺利达成调解协议。为确保调解协议有效履行,肖俊积极引导某建筑公司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打通了纠纷实质性化解的“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先行调解+司法确认”的组合拳,既高效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又节约了司法资源,实现了纠纷快解、权益保障与效率提升的多重效果,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支撑。退休法官凭借深厚经验“再上岗”,让调解工作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下一步,津市法院将充分发挥好退休法官在先行调解工作中的独特优势,让“银发力量”在实质解纷中迸发新能,积极探索司法便企利企新路径,用司法力量护航当地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覃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