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社部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常德技师学院承担了《休闲客人中餐零点服务》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任务。为打造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教学视频,学院创新采用校企深度合作模式,联合某合作酒店的专业团队与校内教师,以真实场景、真实岗位、真实问题为导向,共同完成了课程拍摄与资源开发,生动诠释了“产教融合、共育匠才”的职教理念。
开发团队人员
场景真实化:校企共搭“沉浸式”课堂
拍摄过程中,学院充分利用合作酒店的餐厅实景,由酒店专业服务员担任操作示范主角,本校教师全程参与流程设计与技术指导。从餐巾折花到中餐摆台,从餐具定位到席间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严格对标行业标准。酒店赵经理感慨:“这种拍摄不仅是教学资源的制作,更是对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复盘,校企双方都在过程中提升了专业水平。”
细节精益化:破解技能难点“现场攻关”
在餐巾折花拍摄环节,团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挑战——象征吉祥的“海狮”造型屡屡“趴下”,无法立体呈现。教师们发现,传统教材中的手法在实际操作中因力道、角度差异难以成型。为此,校企团队现场展开“技术攻坚”,酒店服务员演示行业惯用捏褶技巧,教师则从力学角度分析折叠层次,并现场操作,最终通过调整拇指按压位置和折痕深度,使“海狮”稳稳挺立。这种“问题即课题”的协作模式,不仅解决了拍摄难题,更提炼出可复制的教学要点。
专业老师现场指导企业服务人员操作
教学可视化:多维度呈现“标准化”与“人性化”
为让视频兼具规范性与感染力,团队反复研讨拍摄方案。例如,中餐摆台环节采用俯拍与特写结合,清晰展示餐具间距;服务礼仪片段则通过慢动作分解微笑、手势等细节,突出服务温度。专业教师刘剑老师表示:“企业人员注重效率,学校关注教学逻辑,双方碰撞出的方案既符合岗位实际,又便于学生理解。”
团队反复研讨拍摄方案
产教双赢:从资源开发到人才共育
此次合作不仅为全国技工院校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更搭建了校企长效互动平台。酒店人力资源总监表示:“参与拍摄的员工在反复打磨中提升了职业认同感,未来我们将继续接纳学生实习,让课堂成果反哺行业。”常德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种“共研、共拍、共用”的模式,为其他专业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以匠心致初心,以融合促创新。常德技师学院通过校企协同开发教学资源,不仅让中餐服务技能“活”起来,更探索出一条“教学—生产—反馈—优化”的闭环培养机制,为培养高素质服务技能人才注入新动能。(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