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乡土1486公里 湖应“零零支队”把爱国种子播进孩子心田
发布时间:2025-07-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杨婷羽 何遇柳 | 责任编辑:徐海波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的“零零支队”以脚步丈量三湘热土,用青春点燃爱国火种。这支由退役复学大学生组成的队伍,连续三年深耕乡村,足迹横跨1486公里,在常德市鼎城区、临澧县等6个村庄、2个红色教育基地,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送到留守儿童和村民身边。

“迷彩力量”激活乡村课堂:小小特种兵点燃英雄梦

在十美堂镇上河口村留守儿童之家,“小小特种兵”训练成为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暑期盛事。2023至2024年间,零零支队发挥退役士兵的独特优势,将部队所学化为育人资源。他们组建起仪仗小队,孩子们挺直腰板,眼神坚毅,在口令声中踏出稚嫩却铿锵的步伐;擒敌拳小队一招一式虎虎生风,汗水里淬炼着纪律与勇气;医疗小队则学习包扎救护,把守护生命的责任感悄然植入心田。退役大学生兵教官的言传身教,让家国情怀与军人气质在互动中完成代际传承。

创新形式传承红色基因:AI画笔与红纸剪出时代新声

2025年,在修梅镇沃沙村党群服务中心,零零支队的课堂迸发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活力。孩子们通过“爱国主义AI绘画课”,用智能工具描绘心中壮丽山河;一方红纸在巧手中化作“爱我中华”的精美剪纸,传统技艺焕发爱国新韵;“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声响彻乡村,童声汇聚成最清澈的情感河流。从“两弹一星”精神的深情宣讲到“爱我国防”的信念传递,支队成员把宏大叙事转化为孩子们可感可知的身边故事,红色基因在互动体验中自然流淌。

三年深耕织就教育网络:1486公里丈量爱国热忱

从十美堂镇的小小课堂起步,到深入武陵区楠木村、郭家铺镇港中坪村、城头山镇万兴村等更广阔天地,零零支队的教育版图不断延伸。2024至2025年,他们更将课堂搬进林伯渠故居等红色地标,让历史现场成为最鲜活的教科书。1486公里行程,6个村庄、2个教育基地的覆盖,每一次出发都是对“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誓言的践行。他们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基层织就一张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络。

育人初心点亮乡土未来:指导老师与“零零”的使命接力

这支队伍的背后,是三下乡指导老师杨婷羽、何遇柳倾注心血的长期耕耘。她们深谙“实践育人”之道,为退役大学生搭建起施展所长的平台,引导他们将个人经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宝贵资源。零零支队的成长,映射着杨婷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信念——让退役军人的荣光在乡土教育中延续,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抽芽。

三年坚守,行程千里。湖南应用技术学院零零支队用脚步与汗水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他们让爱国教育走出校园围墙,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落地生根。当仪仗队的童音口令与《我和我的祖国》的合唱声在田野间回荡,我们看到,一种深沉的力量正以最朴素的方式传承——那是属于这片土地的未来希望,更是“强国有我”的青春回响。(杨婷羽、何遇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