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康复医院以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兴院强院之路。作为承担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康复医学、医疗养老等综合任务的特殊医院,从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到深入乡村开展义诊,从关爱“重精”患者到助力企业员工健康,从广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到老年人健康服务等等,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厚德精医、济世康民”的院训精神,用爱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
党建领航:确保医院发展行稳致远
医院党总支深刻地认识到,党建工作是公立医院发展的“根”和“魂”。他们坚持把党建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着力构建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制定党总支会议事规则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院级领导班子副职和中层干部实行定期目标考核,狠抓关键少数,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充分发挥党总支在推进医院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等重点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以医院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坚持“支部建在科室上”,与内设机构同步构建“协调统一、运行通畅、保障有力”的管理体系。在重大决策前,党总支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确保每项决策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这种机制既保证了党的领导,又提高了决策效率,形成了党建工作与医院发展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医院创新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每月固定一天,各党支部通过微党课、观看教育片、开展实践活动等形式,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在主题党日,党员们深入社区为精神障碍患者家庭送去关怀;医护人员走进校园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受益学生达数千人。这种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既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又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
各支部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入户接送患者。医疗一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为“重精”患者提供上门健康检查、疾病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医疗二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入户走访、送医送药送健康、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帮助患者解决就医难题。通过这些举措,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党组织的凝聚力显著增强。
精准服务:全方位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以前来医院看病,排队长、等待时间长,现在好了,跟着标识牌指引就能快速找到检查点,很是方便!”患者张女士在门诊大厅与同伴交流时竖起大拇指。这种变化,正是常德市康复医院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精准解决群众就医难题的生动体现。
2023年5月,医院按照省卫健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规范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二类精神药品管控规定。新规定实施后,开药剂量减少,导致门诊就诊人群成倍增长,患者排队长、等待时间久的问题凸显。面对这一情况,医院领导多次下沉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调研活动,瞄准民生“小切口”,在分析群众信访举报和各类诉求的基础上,梳理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迅速制定方案予以解决。
在党总支的安排下,各支部组织织党员志愿者到门诊开展导诊导医志愿服务活动,维护患者就医秩序,引导患者快速、有序、便捷地完成挂号、就医、结算、取药等流程。这些党员志愿者胸前佩戴党徽,穿梭在门诊各处,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患者排队等候问题,医院党总支还推行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在门诊、住院大厅安装电子票据自助终端机2台,方便患者自助打印票据;安装就诊、取药叫号系统,实现就医流程信息化;在全院各显著位置添置标识牌100余处,帮助患者快速找到目的地;实行院区人车分流管理,区划人行通道,保障患者安全。
“以前取药要排很长时间的队,现在有了叫号系统,坐等叫号就行,省时又省力。”患者李大爷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患者的心声。据统计,这些便民举措实施后,门诊患者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了40%以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医院党总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切为了人民的心身健康”的宗旨,让群众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深耕基层:把优质医疗资源送上门
建立分级诊疗机制,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常态化开展专家到乡镇坐诊、村级巡诊、乡村义诊“三诊”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往基层走,群众看病更方便。规范组建三大志愿服务队,以“主题党日”为载体,打造“与爱同行、健康义诊”“康复专家下社区”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在义诊现场,医护人员认真为村民测量血压、血糖,开展心理咨询、精神类疾病诊治、康复理疗等服务,耐心解答村民咨询的各类健康问题,指导科学规范用药,提出科学的治疗方案。
2023年11月,义诊医疗服务队来到汉寿县沧港乡村振兴示范片,为当地村民送医送药,开展现场调研,了解村民基本生活及就医现状,对精神类疾病患者人数、日常监管、用药服药等进行登记造册。“专家们不仅看病,还给我们讲解精神疾病的预防知识,真是帮了大忙!”在开展义诊的同时,专家们还与患者及家属拉家常,详细了解病情变化和服药情况,鼓励家属引导患者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2024年10月11日,在“敬老月”之际,医院党总支组织党员志愿者、医务人员前往市社会福利院开展以“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关爱行动。为福利院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并根据体检结果赠送必要的药品,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得到及时关注与呵护。同时,针对半失能、全失能老人,医院进行了专业的功能评估,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康复建议。对于患有老年精神病和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老人,医院安排专家进行专项诊查,并给予专业的治疗与指导。
2025年3月22日,在河街春秋广场开展以“心康护航、医养同行、我为群众送健康”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医生们耐心解答市民咨询,党员志愿者们热情引导,现场气氛温馨而有序。此次义诊设有心理健康、心身医学、康复医学、睡眠医疗、养老服务等专业团队,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现场布置健康展板,党员志愿者们向市民发放健康宣传资料,普及健康知识,帮助市民提升健康意识。
为使义诊宣教成为常态,医院党总支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便民服务。同时,将“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与义诊有机结合,让党员在服务群众中接受教育,在解决问题中锤炼党性。
温馨守护:用爱心构筑健康防线
“最近有没有按时服药?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如果患者病情变化较大,可以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24小时提供及时专业的医疗救治服务。”2025年2月,在武陵区开展入户访视行动,12位专家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逐一入户调研走访,精准摸排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专家们与患者及家属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病情变化及服药情况,提醒家属时刻关注患者情绪波动并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叮嘱家属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督促病人按时服药,防止病情复发。去年7月,武陵区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在常德市康复医院揭牌成立,医院逐步建立与武陵区社区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和双向转诊制度,畅通就诊的“绿色通道”,让患者就医真正有了“医靠”。通过一系列关爱行动,医院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形成了“医院-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
医院持续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服务,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2025年5月29日,党员志愿者专家团队精心准备的“中高考减压专场直播”在官方视频号、抖音平台温暖开播。医院集结心理与精神科党员志愿者专家团队,通过云端连线的方式,为全市广大考生家长提供了一场专业、实用的考前心理辅导,助力万千家庭以更平和、积极的心态迎接人生大考。 此项服务创新体现了医院党总支主动延伸服务链条的社会担当,彰显了党建引领下专业服务的温度与效能。
据专业机构调查,近年来该院患者满意度提升到现在的95%以上;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医院在各年度的全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2024年9月通过了国家三级医院评审验收。
“厚德精医、济世康民”,这八个字镌刻在常德市康复医院最显眼的位置,也是医院全体干部职工的座右铭。医院将这一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院的初心使命。
(作者系常德市康复医院办公室主任 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