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区的“家长里短”遇上庄严的法律天平,会迸发怎样的火花?在西湖一小区入口,一场别开生面的巡回法庭火热开审,法官将审判台搬到居民家门口,现场化解物业费纠纷,用法律温度为邻里和谐 “把脉问诊”。
原告为西湖一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因小区业主一年多未缴物业管理费,多次催缴无果后,物业公司选择前往法院维护自身权益。小区业主夏女士在收到法院开庭通知后感到十分气愤,认为物业公司不仅服务不到位,还将自己告到法院,自己也有很多委屈,也需要维权,准备在法庭上和物业公司好好掰扯掰扯。
经过初步的调解,承办法官发现,夏女士并非完全不想缴纳物业费,只是缺少一个公平公正的沟通平台,能够让双方心平气和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诉求,于是决定开展“巡回法庭”送法上门。
上午九点,西湖法庭的干警们在小区入口处布置好简易的庭审现场,随着法槌敲响,这场关于物业费纠纷的庭审正式开始。
物业公司代表首先提出自身诉求,要求夏女士缴纳物业费,夏女士当即反驳道,自己并非不缴物业费,只是物业公司对业主反映的服务问题一直未解决,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咱们今天坐在这里,不是为了互相指责,而是要解决问题”,承办法官抬手示意双方冷静下来,语气沉稳而温和。随即翻开手中的物业服务合同,“合同里明确了,物业公司要保障小区环境整洁、设施正常使用、维护公共安全;而业主应按约缴纳物业费。现在双方都有委屈,问题出在哪儿?我们得摊开了说。”
见夏女士双手环抱拒绝沟通交流的样子,法官转向她,目光柔和地问道:“您刚刚提到的服务问题,能具体说说吗?”夏女士一股脑倒出苦水:“我和物业多次反映过不要随便放外来人员进入小区‘蹭充电’,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占用了有限的充电资源,影响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小区里面有很多飞来飞去的鸽子,法官你看,这块空地平时都没人敢停车,稍微停一会儿,车上就会落满鸟粪。还有小区临街小门门禁系统坏了后,就再没有修复了!”
物业公司解释道:“我们也想解决,可是小区规模小,运营经费有限导致工作人手也不够,实在……小区的鸽子我们调查过,属于无人饲养野鸽子,采购驱鸟设备实在难以负担,但是地面的卫生您也能够看见,我们经常冲水、打扫,尽力保持干净整洁。”
“困难咱们承认,但不能当挡箭牌。”法官打断他,“就比如外来人员登记,这是物业保障业主权益应尽的义务,不能敷衍了事。侧边小门门禁为什么迟迟没有进行修复呢?”物业公司代表急忙答道:“不是拖延不修,是因为临街商铺的小门并不属于我们这个小区,因此后来被拆除了。”
法官听过双方陈述后,明确了双方的矛盾争议点,归根结底在于双方信息沟通不够到位,才导致业主与物业公司出现信任危机。“大家都住在一个小区,好比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物业有难处,业主也得体谅;但业主的合理诉求,物业更不能敷衍,能做到的要尽量做到。”
调解进入尾声,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逐渐达成共识,最终,在小区门口的狭窄的保安亭里面,达成了调解协议。物业公司表示,将积极改进服务,夏女士也同意配合物业的工作,当场缴纳了拖欠一年多的物业管理费。
虽然天气突变带来丝丝凉意,但是现场的人心却是暖暖的,双方的隔阂也在这小小的空间中逐渐消失。
调解过程中,不时有小区居民驻足旁听,一位买菜回来的大叔笑着对工作人员称赞道:“你们是法院的吗?现在越来越好了哟,法庭还能搬到小区里来!”“巡回法庭开进小区,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再难的矛盾,只要心平气和坐下来,总能找到解决办法!”西湖法庭负责人安纯表示,未来,西湖法庭将继续发扬枫桥精神,以巡回法庭等多种形式,走进社区、乡村,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烦心事。(余青 曾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