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法院巧用“智慧执行” 让判决文书“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5-02-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夏妮妮 | 责任编辑:徐海波

刘女士(左1)与执行局局长程林(左2)、承办人曹强(右2)合影

“真的非常感谢法院,这压在我心里十几年的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2月21日,长沙市民刘女士手持一面绣有“高效办案 公正执法”的锦旗走进澧县法院执行局,向案件承办人曹强及其执行团队表达由衷谢意。这场历时15年的借贷纠纷最终圆满执结的背后,是澧县法院创新执行机制、践行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

2009年2月,刘女士向王某先后出借50万元,截至2017年,经刘女士多次催讨,仍余12.21万元未还。后刘女士将王某诉至澧县法院,经调解,约定王某于2018年6月20日前向刘女士一次性付清剩余欠款。然而,调解协议生效后,王某仍未履行还款义务。2019年1月,刘女士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经查询,王某名下财产已被公安机关冻结,法院无法通过常规线上划扣方式执行。面对执行僵局,承办人向当事人释法明理,双方以执行和解方式终结本次执行。

此后5年间,被执行人王某未按和解协议履行,本案在恢复执行过程中因人事变动多次变更承办人,但法院坚持依托“智慧执行”办案系统,对王某的银行账户、网络资金等财产信息实施动态监测。2024年11月,承办人曹强发现王某被公安机关冻结的银行账户解封,法院轮候冻结措施立即生效。因王某在本院涉多起案件,涉案金额56万余元,法院依法对王某采取了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强制措施,承办人也向王某阐明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性。最终,王某主动履行了全部剩余欠款,这场历时15年的纠纷圆满画上句号。

“许多当事人误以为终结执行等于‘官司白打’,其实这是法院在穷尽措施后的阶段性程序。”曹强表示,“我们通过‘智慧执行’办案系统对以执行和解方式终结的案件实行‘长期跟踪’,承办人保持与当事人之间的动态互动,一旦发现被执行人违反和解协议,法院便会依职权或当事人申请恢复执行,采取财产网络冻结或其他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兑现胜诉者的合法权益。”

终结不是终点,执行永不停歇。此案是澧县法院深化“切实解决执行难”改革的缩影,下一步,该院将坚持推广“动态监管+主动服务”模式,以科技之智、为民之心,让生效判决的“纸上权益”加速转化为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通讯员  夏妮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