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警柔情 与民同行——常德公安交警规范执法、便民利企工作掠影
发布时间:2024-12-24 | 来源:常德日报 | 作者:王敏 张妍 | 责任编辑:徐海波

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有一群人,他们以忠诚与担当守护着我们的平安。

他们是法律的执行者,是秩序的维护者。规范执法,严查酒驾,打击非法中介,他们的行动果断而坚决。

一纸温馨告知,一份贴心关怀。事故处理中,他们给予当事人温暖的慰藉;文明窗口间,他们以“加速度”服务力解急难愁盼。护送群众就医,他们为生命打开“绿色通道”;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他们播下文明交通的种子。

铁警柔情,服务为民。这就是常德交警,用坚定的意志和柔情的心,护卫城市的平安顺畅。

“刚”的力度 规范执法护平安

“您好,请配合吹气,接受酒驾检查!”11月11日晚,市城区武陵大道与沅安路交会处警灯闪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民警装备齐全,着装规范,对来往驾驶人开展酒驾醉驾整治行动。当晚,该大队通过严格规范执法,查处一起二次酒驾违法行为。

执法质量是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群众的强烈期盼。近年来,常德公安交警部门以市委专项巡查、“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和开展影响“双服务”执法突出问题立行立改整治为契机,大力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排查整改过度执法、粗暴执法等突出问题。

酒醉驾查处是交警规范执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从全流程监管的角度,出台“六个规范”措施,要求所有大队全部更换为具备实时上传功能的酒精筛查棒和呼气检测仪;开展酒驾行动必须由大队负责人带队、2名以上民警参与,并提前报备行动时间和地点,通过执法记录仪进行全过程摄录;行动结束以后,由大队法制员、支队法制大队两级对执法视频进行抽查,坚决杜绝不规范执法行为。今年来,全市办理涉酒行政处罚4371起、刑事案件1241起、危险驾驶立案703起。

“你自己办不到的,中介也办不到。中介能办到的,你也能办到。”“打击非法中介,维护人民权益。”走进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醒目的宣传标语、温馨的导办服务和自助服务,令办事群众十分安心,现场秩序井然。

针对非法中介内外勾连办理业务等扰民问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依托“清廉窗口”“清廉中队”创建载体,连续4年开展非法中介整治行动,打击处理非法中介11人,研究出台了“五个严禁、四个一律”硬核举措,并建立了集打击、整治、防范为一体的中介整治长效工作机制。清廉、便捷、高效、热情成为窗口服务的风向标,赢得群众的认可。

科技赋能助力执法监管精准高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全省率先建成交管业务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对车辆登记、驾驶考试、违法处理、车辆检测及事故处理等全业务、全流程、全岗位监管。今年来,全市办理交管业务304万笔,异常预警1568笔,异常预警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1%。

“柔”的温度 人性化执法暖民心

“在普天同庆的节日里,您的爱车停放在了禁止停放的地方,特给予教育提示,请您及时纠正违法行为,祝您节日愉快。”今年春节前夕,王先生开车带家人到常德友阿国际广场购物,临时将小车停放在泊车位以外,返回时发现车窗上张贴了一张黄色“交通违法温馨告知单”。王先生感动地说,一张温馨提示替代了处罚通知,让节日充满了人情味,很暖心。

每逢春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交警部门对10种违停行为和20种首次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免予处罚,以柔性执法温暖服务群众,受到群众的热情点赞。

严格落实人性化执法“三十条”举措,实施首次违法免罚、轻微违法教育为主、车辆违停短信告知后及时驶离不罚等举措,今年来,全市公安交警累计推送违法停车提醒短信213万条,实施首次违法及轻微违法免罚3.5万起,关停执法设备141处,充分体现出宽严相济、审慎包容和精准执法原则,实现了交管执法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三赢”。

“交警部门办事效率高,值得点赞。”今年10月16日,市民唐女士拨打“市长热线”对常德交警进行了点名表扬。原来,9月初,她通过“市民论坛”反映市城区渡缘路两边车行道经常交通堵塞,交警部门及时安排警力执勤,引导周边群众文明规范停车,违停拥堵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群众有呼声,事事有回应。近年来,常德交警部门紧盯医院、学校、居民小区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精准施策,协同共治,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出行安全。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医院周边道路,交警加强日常巡查,引导车辆文明规范停放。在常德芷兰实验学校等中小学校周边道路,交警坚守护学岗,同时为部分学校增设夜间守护岗,为学校各类校外活动提供安全护航服务。

为非机动车驾驶人营造便利,交警部门对市城区15处路口非机动车通道进行了优化,与住建、规划、城管等部门联动优化渠化岛设置,切除部分渠化岛,增设非机动车道3处;清除遮挡视线标志牌、遮挡信号灯树枝230处;调整机动车道设置与宽度,路口增设非机动车道,避免市民二次过街;完善非机动车道标识、等候区等15处。

上交通安全课、发宣传资料、送安全头盔……民警长年深入校园、社区、乡村、企业等场所,生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倡导城乡群众遵守交规、文明出行。

警心连民心,近年,常德交警联合市内各医院开辟“警医联盟救治生命通道”,加强警医协作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安排警车为送医车辆引路,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加”的速度 便民利企优环境

“多亏了车管所民警利用周末开展延时服务,为我们公司102台校车进行安全‘体检’,确保所有校车准时投入营运。”9月23日一早,常德市湘北校车服务有限公司102台校车安全有序奔赴各线路,公司负责人感动不已,连连为常德车管所的高效暖企举措点赞。

这是常德交警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大力推行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摩托车登记“一证通办”、网上办理汽车注销手续、快递上门服务,优化驾驶证重新申领考试科目……今年7月以来,常德交警部门积极响应落实公安部推出的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和办事。

近年来,常德交警部门不断优化窗口服务,结合“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活动,大力推行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异地办、一证办、一窗办等政务改革措施,各大队均配备了自助体检机、交管业务自助办理机等自助办理设施,落实导办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服务举措,群众办事效率显著提升。

如今,常德交警部门全面建成网页、短信、手机APP、语音服务“四位一体”交管信息化服务体系,更新维护376个网上服务点,2721家单位开通了“交管12123”APP单位用户版,并新增线上业务导办、汽车报废注销、驾驶证考试预约等31项交管业务网上办理。今年第三季度,交管业务网办率达84.98%,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8.39%。

打破部门、警种、地域界限,发挥社会共治力量,全市74家社会服务网点建成使用,新建成11个摩托车智能化电子评判考场,80%交管业务权限下放基层,筹备新建的高新区车管分所也即将对外开放,基本实现了群众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同时,交警部门大力开展摩托车“送考上门”“邮政(快递)代办”等服务措施,农村居民就近办理摩托车牌证业务3800起。

亲商惠企,问需暖企。常德交警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警企共建机制,支队22个党支部与22家企业“结对共建”,与全市重点企业,特别是重点运输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全年开展上门走访活动67次,收集企业意见及建议452条、服务需求178条,帮助企业对接职能部门推动解决问题81个。

提升服务“加速度”,常德交警针对车企诉求,创新推出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假日服务、上门服务等举措,车管所、检验科民警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全年为企业2300多台车辆集中办理车辆入户、变更及检测审核业务。

打通物流保畅“最后一公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研究出台了“便利交通物流货运车辆通行”一揽子措施,取消新能源轻型及中型货车、皮卡车、轻型货车的禁行规定,全年共办理通行证1.4万笔,网上审核通行证4409笔。

警徽熠熠闪耀,道路通畅平安。新时代新征程上,常德公安交警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始终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忠诚履行职责使命,守护人民幸福与安宁。(常德日报记者  王敏 通讯员 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