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石门县纪委监委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重要抓手,将监督聚焦到农村集体资金使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农村集体工程项目建设、村集体债权债务化解、“一肩挑”干部履职尽责、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等10个方面重点环节,确保能摸清家底、管好家当、盘活家产,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压实各方之责 摸清家底
今年6月,石门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专班在宝峰街道双新社区进行驻场解剖,发现该社区对辖区内840亩林地的界至不清,且无行使主权,导致其中有部分林地超越了法定用途范围的问题。
为全力解决这一问题,双新社区走访了熟悉林地界址相关信息的老片长、老村干部,依据社区林地勘界图进行现场踏勘,反复对比确认四至边界和权属。同时钉木桩、画石灰线、拍照存案,对踏勘的新界址进行了全方位的二次踏勘,准确科学地完成了踏界工作。
田间地头摸家底
看到清理成果成效颇丰,双新社区书记向开展督导"回头看"的专班人员开心地介绍道,“这次清理后,每块林地都有清晰的归属和专门的管护,能有效避免因管理混乱而导致的资源浪费、被不法侵占等问题。”
石门县纪委监委整合“室组地”监督力量,推动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联动下沉监督,同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指导全县21个乡镇开展农村“三资”清查盘点,调查摸底331个行政村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建立健全清理核实结果台账,全面掌握各村的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库存物资、林木资产等24项信息。
为高质量推进“三资”清理工作,专班全面启动“村居自审、乡镇培训、专班指导”三级培训模式,形成了“先熟悉流程再动手续、先清底数再核实数、先明制度再求规范”的清理工作流程。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县所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情况摸排,农村集体资产总计26.14亿元,集体所用农用地总面积为514.7万亩。
汇聚监督之力 管好家当
“为什么这个市场连续三年的管理费没有入账?农村集体资产出租或承包期限一般是5年,怎么签了20年呢?”近日,县纪委监委第一片区调研督导组要求夹山镇官渡社区针对农贸市场管理费未收取以及经济合同签订期限过长的问题进行整改,堵住集体收益“漏洞”。
村级财务监管不严、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不彻底、村级违规举债、集体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等四大类问题是县纪委监委开展农村“三资”工作督导的重点,五个片区督导组下沉联系乡镇查阅资料,三个联合暗访组走村入户“地毯式”排查发现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收集整理相关政策知晓、违规举债经营、村级财务管理、经济合同签订、工程项目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被非法侵占等方面问题357个,已全部整改到位。
在易家渡镇军档桥村,督导组指出该村存在部分个体户长期拖欠的场地租赁费和环境卫生服务费的问题。通过支村“两委”一家一户上门开展政策宣讲,长期拖欠的7.25万元终于全部进入村账。
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石门县纪委监委“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督”和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决策、实施、验收、支付、财务公开全过程信息化和透明化,党员群众可通过随时随地监督村级财务,确保把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今年来,共梳理出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线索121条,立案6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3人,共挽回经济损失87.37万元。
赋能增收之路 盘活家产
走进新铺镇永兴桥村的500亩脐橙基地,成片的纽荷尔脐橙果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据悉,曾经的永兴桥村信访矛盾突出、基础条件薄弱,为改善落后现状,2017年,村集体选了一块荒芜的山地进行流转,争取60万元资金成立了樱花溪果业专业合作社。如今,果树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预计可增加20万元村集体收入。
“合作社以‘清廉、高效、服务、共赢’为经营管理理念,成立以来,对脐橙采购、销售、分配等环节全程公示公开。”新铺镇纪委书记介绍。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村务公开栏,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到生产经营、利润分红、财务支出等情况,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村集体财务管理、议事决策等各项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全面发展。
“集体经济账户有钱了,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了民生项目,‘三资’收益由村民共享、共管,群众打心底里满意。”永兴桥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兵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守好村集体“钱袋子”,石门县纪委监委督促县财政局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的实施办法》,强化人、财、物和项目监督管理,严把项目入库关、选定关、实施关,推进村级财务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现如今,石门县各村以村集体为主导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链”也在不断延长,乡村振兴新“丰”景的画卷正在石门徐徐铺展。(通讯员 唐萌 谢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