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常德一医内分泌科协同消化内镜室成功为一名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18岁小伙,实施了湘西北首例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该技术通过在人体肠道内置入软管支架,隔离食物和肠道消化液,减少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帮助胖友减重控糖,术后3个月可平均减轻20%的总体重。
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示意图
常德一医消化内镜室主任汪斐教授实施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
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标志着常德一医在湘西北地区内镜下治疗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领域迈入了崭新的时代。
肠道内置入60厘米支架,3个月后可取出
患者熊某(化名),18岁,患有肥胖症,并伴有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并发症,且经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体重及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常德一医内分泌科主任甘胜莲教授就患者的情况,组织多学科会诊,经过详细评估后,决定为患者实施更为有效的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帮助其减重控糖。
手术由临床经验丰富、内镜技术精湛的常德一医消化内镜室主任汪斐教授进行操作。在内镜室、麻醉科、手术室及内分泌科团队全程紧密默契配合下,汪斐教授在患者十二指肠(全长约25厘米)及空肠(全长约2.5米)上段成功置入一个60厘米的管状支架。手术耗时30分钟,操作过程顺利,患者麻醉苏醒后感受良好,手术满意,几乎无疼痛,术后不到1小时患者即可正常走路,无特殊不适。术后内分泌科主任甘胜莲教授予以术后相关指导。患者达到减重目标后,可于3个月后将支架完整取出。
胃转流支架系统由一个镍钛锚固件和氟聚合物制成的60厘米不渗透套管组成,前者用于将支架系统固定于十二指肠球部。图为胃转流支架置入后膜管展开X线影像,箭头所示为镍钛锚固件。
内镜下减重更微创,惠及更多胖友
随着肥胖人群的迅速增加,减重以及肥胖相关疾病的控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的减重方法包括饮食和运动在内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手术,其中外科手术适应于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 ²]超过32.5kg/m2的中重度肥胖以及体重指数27.5kg/m2以上、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常用的外科手术是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以及胃旁路手术,而近年来,出现了更为微创的内镜下减重。
常用的外科手术减重创伤较大
此次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是通过胃镜将胃转流支架放置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食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将从该支架内部通过,胆汁和胰液等消化液将被隔离在膜外,食物通过膜后,再与消化液混合开始消化吸收,从而使食物的消化吸收面积减少,同时胃肠激素例如GLP-1等的产生以及肠道菌群都发生改变,还能“重塑”肠道微生态,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比例,降低食欲,有利于体重下降和糖尿病等肥胖相关疾病的控制。
内镜下减重的适应人群为BMI≥32.5kg/㎡的单纯性肥胖患者以及BMI≥25kg/㎡,且合并有代谢性相关疾病,经医生评估,多学科团队讨论决策的患者。
内镜下减重的最大优势在于支架置入简便,将来可随时取出,对身体没有创伤,不影响人体正常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必要时可以重复进行,为肥胖及代谢性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此项目使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肥胖患者都可以得到科学的诊疗,让更多人远离肥胖及其合并症带来的健康危害。(通讯员 黄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