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管为尾气污染做“减法”
发布时间:2022-11-16 | 来源:常德日报 | 作者:杨力菲 聂辰翔 | 责任编辑:

11月11日,一辆冒着浓浓黑烟的大货车从路面疾驰而过,被路边的尾气固定遥感监测系统及时拍下,该车辆尾气排放不合格信息立即显示在该路段电子显示屏上,并传送至市生态环境部门移动源监管平台。

“根据智能捕捉的数据、视频等证据,该车辆将进入尾气排放重点监管名单。”市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负责人宋湘平告诉记者,目前市城区设有3个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站点,主要抓拍尾气冒黑烟的车辆,从运行及查处情况来看,成效明显。

近两年来,常德将尾气检测监管平台、尾气维修站管理系统、尾气路面遥感检测系统、尾气抽查管理系统、远程排放监控系统、尾气重点监管名单系统进行融合升级,着力打造成市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管平台,通过大数据、综合分析、视频监管、部门协同路面抽测溯源,实现智慧监管,助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目前,市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管平台技术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岳阳、衡阳、湘潭、益阳、郴州、永州等多个市州生态环境部门前来交流学习。

“尾气检测的目的就是严格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促进老旧车淘汰,督促排放不合格车辆及时维修,以降低机动车污染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宋湘平说,利用市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管平台,我市首先在源头严格把关。

走进市生态环境局13楼的市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管平台,可以看到,全市31家环检机构进行车辆环检的全过程都被视频监控。检测不合格的车辆必须到有资质的机动车排气超标治理维修站(全市22家)进行维修。环检机构和维修站通过市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闭环管理。

“为了防止车主在年检前‘做手脚’,进一步压实环检机构的责任,我市还出台了《常德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积分管理办法》。”常德市政德汽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应平告诉记者,在环检合格后7日内,车辆路检被发现尾气排放不合格,通过排放检测的环检机构将暂停网络连接。

近两年来,利用市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管平台,市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通过视频监控、视频数据储存回查、上传冒黑烟车辆回查检验报告单等方式,对5000多台(次)路检不合格车辆溯源,对35家(次)环检机构采取暂停网络连接和检验报告打印功能,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实施了有效监管。其中,对安乡县某环检机构出具虚假报告进行立案查处,在处以停业整改的同时,并处罚金12.1275万元。

“一台工程机械(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排放,相当于数百辆‘国五’小客车。”市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常态化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号码登记和挂牌100%全覆盖工作,并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进行监督性抽测,各区县(市)划定“低排区”,抽测率达100%,总监督性抽测率不低于国家平台登记数的30%。

截至10月31日,全市9013台非道路移动机械都有了自己的“环保号牌”,216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接受了监督性抽测,并录入了常德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监测管理平台进行动态管理。常德彻底结束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无牌照、无底数、无人管、排放量大的局面。

“除了源头把控,我们还通过市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管平台积极开展巡查,实行部门联动,加强动态管理。”宋湘平说。

凌琴是市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天,他都要通过市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管平台,对全市环检机构进行远程视频检查。“我们主要审查环检机构上传的车辆环检合格报告、环检过程视频、环检各项数据关联性,发现问题就会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凌琴介绍,市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平均每年查验车辆近28万台,初检合格率正逐年提高。

市生态环境局还与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工作部门建立了工作联系机制,开展联合专项检查,采取现场随机抽查、检测比对、远程监控排查等方式,实现了监管全覆盖。

“特别是,我们通过配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上路执法,采取固定设卡和重点区域流动巡查的方式开展路检,有效地打击了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市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负责人说,截至10月31日,全市共开展联合路检行动530余次,抽测车辆12397台(次),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1386台,路检抽测合格率为88.82%,所有路检抽测情况均上传市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管平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实施处罚1386台,查处限行区闯禁柴油货车、拖拉机5128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