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出“城”长新空间 —— 2021年武陵区控违拆违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1-12-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何翔 | 责任编辑:

武陵区地处常德市中心城区,城市建管水平直接影响着常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品质。而中心城区土地寸土寸金,层出不穷的违法建设,既影响重点项目的推进,也影响着城市品位,少数违法建设者侵占耕地农田、顶风违建,践踏了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

2021年以来,在市考核办的指导下,武陵区控违拆违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保持打击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从严落实问责举措,确保违法建设零增长减存量”的总体要求,在全区实行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整体联动,开展全天候、全覆盖的巡查督查,对新增违法建筑做到了“早发现、早查处、早报告、早拆除”。继续突出“控字当头,以拆促控”的工作思路,落实“即查即拆,案件不过夜”的工作措施,在控制违法建设发案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在存量违法建设处置方面,武陵区控违拆违办依托“春雷行动百日会战”“夏日风暴百日会战”“冬季攻势百日会战”,共拆除存量违法建设479宗,102444.57平方米,节约征地拆迁成本上亿元。在新增违法建设管控方面,处置拆除新增违法建设116宗,25828平方米;在小区顶楼“圈地占用”集中整治中,处置拆除各类违法建设、菜地125宗,51633平方米,推进常德城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春雷行动”战鼓擂

春雷凌空,气势如虹。

3月16日,市政府召开“春雷行动”誓师大会后,武陵区征地拆迁控违拆违指挥部立即行动,武陵区控违拆违办一线指导,芙蓉街道率先启动,于3月22日至24日拆除11宗4800多平方米的存量违法建设,打响了“春雷行动百日会战”的第一枪。

这11宗存量违法建设,涉及芙蓉街道岩坪社区芙蓉公园建设项目和华南社区一处污水整治项目。地处城市西部的芙蓉街道,近些年是一片开发的热土,然而城市公共配套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为满足周边百姓对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城市休闲设施的追求,让他们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市委、市政府启动建设投资12亿元、占地1000亩的芙蓉公园项目。然而周边违法建设影响项目建设和城市精准管理需求。

芙蓉街道采取征地拆迁控违拆违“捆绑”的方式,拆违先行,街道上下“一盘棋”推进“春雷行动百日会战”。时任芙蓉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杰在省委党校学习,仍然电话安排部署,频繁调度“春雷行动”。拆违干部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入户宣传,争取违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带着公园项目建设效果图,一户一户做工作,让违建居民对新时代的新生活充满向往。最终,他们支持拆除违建。”芙蓉街道拆违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春雷行动百日会战”中,控违拆违工作最大的亮点在于获得了违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已拆除的违法建设中,无一处实施强拆,个体利益主动为城市公共利益“让路”。这是武陵区控违拆违办坚持情感相融,切实解决违建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而获得的最大变化。

最让人感动的是武陵区永安街道甘露寺社区一位名叫李伯元的违建户。甘露寺社区地处城东新区,一些居民修建简易棚用于停车,他便是其中之一,多年前修建了40多平方米的简易棚给儿子停车。此次拆违,他的这处违建在拆除之列,而儿子却在上海工作,他和老伴不会移车,也没有车钥匙。车不移走,工作人员担心砸伤车,一直未敢拆除。正在工作人员不知所措时,李伯元却说:“我打电话,让儿子回来移车。”听到这话,拆违干部将信将疑。没想到,一个星期之后,拆违干部接到他的电话:“我儿子回来移车了,你们派人来拆棚吧!”

丹阳街道志愿者发放“春雷行动”及顶楼平台“圈地占用”集中整治主题宣传手册

“空中菜园”问题,是困扰群众的烦心事。为了解决群众烦恼,武陵区控违拆违办在“春雷行动”中启动小区顶楼平台“圈地占用”行为专项整治,重点清除小区顶楼平台“空中菜园”和“养殖场所”,拆除顶楼平台各类违法建设,畅通顶楼消防救生通道,消除小区顶楼平台各类安全隐患,营造小区良好宜居环境。

白马湖街道对德景园小区,清除面积就达1.2万多平方米,清理泥土、砖块等杂物达5吨。丹阳街道对辖区中城一品小区顶楼的菜地、泡沫箱、垃圾杂物等进行集中清理,清理“圈地占用”集中整治以来单宗面积最大的“空中菜园”,占地达6000多平方米;穿紫河街道在辖区善德庭园小区开展行动中,执法人员出于人性化执法考虑,仅清理蔬菜、杂物,保留绿化,留下泥土供居民种花种树,当地居民苏爷爷对执法人员的人性化执法举动表示满意,望着一块块保留下来的泥土,当场表示以后都不会种菜了,会种花种树。

“夏日风暴”掀热浪

三伏掀热浪,拆违不松劲。

9月10日,常德市召开征地拆迁控违“夏日风暴百日会战”动员大会。武陵区控违拆违办立足本职,把党史学习教育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工作,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习成效”作为“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

9月15日,武陵区控违拆违办负责人一线指导,白马湖街道迅速响应,积极落实,联合区城管局白马湖中队、白马湖派出所依法对辖区皂福小区内两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

武陵区府坪街道组织人员对某女子医院顶楼的330平方米违法建设进行拆除

皂福小区地处市城区人民路与郭家巷的交会处附近。据悉,该小区始建于2000年,因院内车辆较多,2017年,有几名业主联合在小区院内东侧空白处自行搭建了两处车棚,用于停放电动车等车辆,面积达20余平方米。后又被居民用防盗网封闭搭建成平房,用于私用,前两年还发生过一次火灾,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遭到小区部分业主的投诉举报。今年8月,白马湖街道对该小区下达了小区楼院违建整治通告,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等方式,做好居民思想工作,此举得到违建业主的理解与支持。

行动当天,联合执法人员“想群众之所想,愁群众之所愁”,全部采用人工拆除方式来减少损失。在拆除过程中,小区内居民对执法人员人性化执法方式十分支持,并积极配合拆除行动,仅用一上午的时间就拆除完毕。

“夏日风暴百日会战”启动后,河洑镇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拉开了控违拆违阻击战的序幕。通过对举报案件筛查、日常巡查,该镇将岩桥安置小区的违法扩建等纳入了整治范畴。该小区违建特点是面积小,涉及的户数多、居民组成复杂。自2019年开始,陆续有居民反映,小区内有人利用二楼阳台与一楼之间形成的凹槽乱搭乱建,扩建杂物间,用于居住或储物等。镇、社区干部曾经多次联系物业协调,效果不佳。

河洑镇借“夏日风暴百日会战”的契机,拿出必胜的信念和决心,对违建现象进行集中整治。针对岩桥安置小区违建屡禁不止的情况,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调度会,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镇长、专职副书记靠前指挥,下沉一线,上门入户做思想工作。

前期,拆违工作小组全面摸底,统计出129处违建。通过张贴拆违公告、广泛宣传、营造声势、彰显决心,给小区居民打了一剂拆违“预防针”。

129处违建,面广量多,如何找到整治突破口?拆违工作组决定,从本地居民入手,从党员入手,发挥党员和楼栋长的作用。他们上门做工作,阐释清楚规范管理对于维护小区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先争取一部分人的支持,形成一呼百应之势,营造了自拆帮拆的氛围。

13栋的一位户主谢某,利用11、12号楼一层凹槽搭起钢架棚。听说小区要整治违建,谢某问河洑镇武装部长谢拥民:“非拆不可吗?”谢拥民坚定地说:“非拆不可。况且你是党员,更应当带头支持工作。”9月13日,谢某主动将两处共计15.2平方米的违建拆除。该小区共拆除109处违法建设,自拆、帮拆率达84.5%。

“冬季攻势”再发力

10月27日,常德市举行城市更新“三建三拆”工作动员大会,对城市更新“三建三拆”工作2021年“冬季攻势”进行动员部署。

早在启动前夕,10月22日至26日,在市控违拆违考核办、市城管执法支队专项督导和武陵区控违拆违办的调度下,武陵区府坪街道组织人员对市城区人民路某女子医院4楼顶楼的330平方米违法建设进行拆除,为城市更新“三建三拆”工作2021年“冬季攻势”造势,传递出“拆违势在必行”的最强音,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攻势,凝聚起强大的社会合力。

10多名村民自行拆除了抢搭抢建的17处近2000平方米违法建设

自开展控违拆违“冬季攻势”行动以来,武陵区各街道闻令而动。11月30日至12月1日,迫于压力,丹洲乡夹街社区一组10多名村民自行拆除了房前屋后抢搭抢建的17处近2000平方米违法建设,掀起推进城市更新“三建三拆”的热潮。

据悉,因市城区泽远路扩宽改建,夹街社区一组被纳入征收范围,负责征拆的工作人员对现有房屋进行摸底,调查测量登记。“有部分村民动起‘歪脑筋’,想套取补偿款,一夜之间冒出17处违法建设。”丹洲乡控违拆违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有的村民在院子里建“院中房”,有的在菜地里“种房子”,面积最大的有280多平方米,最小的也有几十平方米,房屋以砖混、砖木结构为主。这些违法建设质量非常差,建房前甚至没有平整土地,裸露的泥土清晰可见。为避开执法人员视线,有村民甚至开出双倍或多倍工资请工人连夜施工。

该负责人现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抢搭抢建每平方米仅几百元,征收时每平方米可达上千元。为遏制违建势头,11月30日,百人执法队伍展开拆除攻势。迫于压力,村民自行拆除及时挽回损失,截至12月1日,17处近2000平方米违法建设已全部拆除。

12月17日,武陵区府坪街道城建城管办联合武陵区控违拆违办、府坪城管中队和百街口社区依法对家润巷步步高旁金泰利物业180平方米违法建设进行拆除。该街道通过日常巡查及时报、组织行动集中拆、持续跟踪防违建,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打击,让心存侥幸的潜在投机者望而生畏,营造良好的城市建设环境。

入冬以来,武陵区芦荻山乡按照中央、省、市、区的相关部署,精心部署组织“冬季攻势百日会战”专项拆违行动,并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入整治占用耕地的违法建设,为农业健康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筑起绿色屏障,谱写出一曲坚决遏制农用地“非农化”的激昂乐章。

12月10日,在挖机的轰鸣声中,位于芦荻山乡双往垱村的废弃猪圈轰然倒塌,宣告着这座占地约200平方米、存续近8年的农用地违建彻底成为历史。猪圈所有者、前双往垱村党总支书记罗爱弟和前来帮忙的老党员舒仁福等人将废弃的梁木、石砖一一清理干净,干得热火朝天。“冬季攻势”开展以来,芦荻山乡细化分工,责任包干,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将拆违还耕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狠抓落实,在实践中打造出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控违铁军。

如今,走在武陵区的大街小巷,“多、滥、杂、破”的违建房少了,小区里的私搭乱建消失了,藏在角落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消除了,市民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温馨宜居……

2022年行稳致远

百舸争流,破浪者才能远航;

千帆竞发,奋斗者才能开拓。

告别2021,迎接2022,站在新起点,武陵区控违拆违办主任龚纯保信心满满。他表示,武陵区控违拆违工作在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的前提下,将加大存量违法建设的拆除,落实好征拆区域内违法建设零补偿,监管好征拆周边的抢搭抢建行为,管控好新增违法建设,做到“发现即拆除”,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持之以恒抓宣传引导。控违拆违工作的开展,必须舆论先行。区属各乡镇、街道利用区域特点,充分发挥舆论阵地的作用,通过宣传小分队进村入点,在人口密集区域和违法建设发案高的地点集中宣传,通过广告牌、宣传标语、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把自然资源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对违法建设管控要求与坚定决心、违建拆除处置执法程序等涉及违法建设的各种政策要求、法律法规宣传到位。通过主流媒体对重点案件和拆除行动开展新闻报道,在全区形成浓厚的控违拆违工作氛围。结合《湖南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开展精准宣传,做到有证建房合理合规,无证建房发现就拆。

持之以恒抓管控拆除。新增违法建设的管控,是控违拆违工作的首要任务,武陵区控违拆违办将继续在“管”“控”“拆”“责”4个方面突破发力,突出“控字当头,以拆促控”的工作思路,落实“即查即拆,案件不过夜”的工作措施,做到对新增违法建设“零容忍”。严格对标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积极配合落实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于影响环境的存量违法建设加大拆除力度,确保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幸福升级。

持之以恒抓清理整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小区顶楼“圈地占用”集中整治的通知》(湘建执函〈2021〕10号)文件精神和《常德市小区顶楼平台“圈地占用”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武陵区控违拆违办将继续推进集中整治工作。在小区提质改造中,武陵区控违拆违办按照“提质先拆违”的工作思路,将根据老旧小区改造的时间节点,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助力小区提质,打造精致片区。

持之以恒抓巡查督查。进一步完善巡查体系,对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巡查,确保零发案,主要包括政府线性工程周边、拟征拆地块周边和重点建设区域。在现有巡查、督查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对重点案件开展全覆盖监管,及时督办考核,推动强制拆除。

持之以恒抓队伍建设。组织乡镇(街道)拆违办工作人员适时开展控违拆违相关的廉洁自律、法律法规,行政执法、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及控违拆违业务知识的集中培训与学习,把纪律挺在前面,促进基层落实主体责任,提高执法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