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 龙头跃》系列报道丨 大湖股份:从湖面到餐桌的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1-11-12 | 来源:常德日报 | 作者:姜美蓉 鲁娟 | 责任编辑:

10月7日晚,李佳琦直播室在自主选品时选中大湖鱼头,短短2分钟狂卖2万份。

9月,大湖股份冰冻水产系列产品大湖小龙虾仁新品上市两个月,销售额突破1000万。

今年以来,作为山姆会员店的优质供应商,大湖股份在该平台仅小龙虾系列单品销售额就破亿元。

这些数据,都是大湖股份今年在水产品预制菜销售上取得的成绩。

作为“淡水养殖”第一股,大湖股份自2000年在上交所上市至今,一步步探索出“净水渔业、生态放养”的发展之路,在水产行业已经形成了从鱼种培育、大湖生态放养到销售加工的水产全产业链,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随着生鲜电商发展,水产业态发展变化趋势及对产品需求的影响,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开拓营销渠道,逐步实现公司水产产业链湖面到餐桌的转型升级。

 打造“大湖”品牌,水产品预制菜助力产业延伸 

作为全国淡水鱼的领导者,从2008年起,大湖股份就倡导“人放天养,自然生长”,同时不断提升种苗质量,在鱼种的源头抓起,组成国内一流的科研团队,创新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放养模式。 

多年来,公司致力于品牌建设,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两大体系认证,水产品先后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大湖”牌健康水产品远销国内外。今年,大湖股份继续实施水产品“品牌营销”工程,加强“大湖”水产品营销推广。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疫情对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趋向消费方便、快捷的预制水产品。公司洞察趋势、革新思路,加大预制菜产品开发占比,不断推陈出新,完善产品线布局,形成鲜活、冷冻两大核心系列。通过科研创新推出水产品预制菜新产品中,除了备受欢迎的麻辣小龙虾,还有剁椒鱼头、酸菜黑鱼片、冰川小阿刁、红烧甲鱼等一批特色品种。

在抢占市场上也是多措并举,一方面拓展渠道,与大型商超及电商平台合作,协同打造新零售模式;一方面深化优势,直供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实现优质食材商与优秀餐饮企业强强联手。

市场的反馈是最直观的,数据显示,公司今年水产品销售额同比2020年大增145%,其中预制菜品贡献率超50%,成为黄金增长点。如今年7月推出的新品大湖小龙虾仁,上市2个月销售额突破1000万。最抢眼的还是明星单品小龙虾、大闸蟹、大湖鱼头,投入市场以来一直呈现良好的销售增长势头,三大单品2021年销售额贡献率达69%。

当前,大湖股份预制菜的销售总量已经超过了鲜活产品的销售总量,下一步,大湖股份会精耕冻品预制菜市场,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开发不同的预制菜产品,争取开发更多行业爆品,把从湖面到餐桌的产业链做得更精细、更出色。

 研发驱动升级,打造从湖面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建设中的智能化中央厨房产品研发中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互联网”带动线上线下经济融合,“懒人经济”大行其道。生鲜电商、直播带货、外卖团餐、服务到家等新型消费业态的崛起,预加工而成的成品、半成品、冰鲜净菜市场需求旺盛,逐渐成为市场消费主流。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中央厨房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50亿元,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中央厨房式研发中心势必为各企业注入了新的竞争力。

企业如何应对这种转型?今年10月,大湖股份正式启动建设“小而精”的智能化中央厨房产品研发中心。这是公司紧跟市场步伐,从工艺、生产、技术、标准化多维度大力加强产品研发能力的举措。

 “要打造一家高标准、高安全、高效能的研发加工中心。”企业负责人介绍,建设中的智能化中央厨房产品研发中心面积超过4600㎡,其中研发中心600㎡,配置高标准的食品研发室、安全检验室、新品品鉴室、产品展示厅以及直播间。加工中心超4000㎡,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监控、检测等先进设备200余套。研发品类涵盖预制菜冻品、预制菜冻转鲜、冰鲜净菜、传统速冻、零食、复合调味料六大类。下一步,将精准围绕市场定位,加强产品研发布局,不断丰富升级从湖面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产品线。

“力争未来五年以30%增速占领市场。”负责人介绍,大湖股份的水产项目,立足于线上线下同时发力,线下销售渠道以维护中高端商超系统、大型连锁餐饮品牌等为重点;线上销售以京东、天猫等传统电商平台为基础,继续新建线上渠道专业团队,同时加大直播带货赛道投入,抢占生鲜市场份额。

相关链接:

围绕全市水产养殖加工产业链,常德市提出的三年发展预期目标是水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到45%以上,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发展重点包括围绕常德水产加工建设一批“深圳合作社”,争取建成西洞庭水产大市场;提升常德水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新增3家以上年产值过亿元的水产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