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 龙头跃》系列报道丨精为天:守护百姓的一日三餐
发布时间:2021-09-29 | 来源:常德日报 | 作者:刘清 李伟 | 责任编辑:

工人忙忙碌碌,车辆穿梭其间,这是精为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石公桥生产基地近段时间的景象。公司负责人介绍说,马上就到了晚稻收割的季节,要抓紧最后的晴好天气,将公司翻修一番,为接下来的生产旺季做准备。

image.png

精为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鼎城区石公桥生产基地

厂区的另一边,大米生产车间的机器一点都没有闲着。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上,这边原粮进入自动化设备,经过剥壳、磨米、分级等多道工序后,颗粒饱满、色泽均匀的大米就从出料口落下,落进工人实现准备好的包装袋中。自动计量设备会控制落下的大米,由工人包装、封口完成后,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大型货车在车间外早已敞开货厢,恰似“嗷嗷待哺”的模样。

image.png

大米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包装

“一日三餐精为天”。这已经成为了常德人民耳熟能详一句广告语。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企业,历经十六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长为一家集粮油基地、粮食收储、食品加工、进出口贸易、“互联网”以及经营放心粮油社区店的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精为天”也成为了常德人民餐桌上的”常客“。

从改制下岗到重新创业,从瞄准粮食生产领域,到精耕细作推陈出新,董事长彭长秀数十年如一日,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在粮食生产领域尝试、探索。回忆起创业经历,彭长秀坦言不易。常德是鱼米之乡,是粮食主产区。一直以来,大大小小的粮食生产企业遍布各个区县,几乎每个乡镇都有,竞争十分激烈。但是无论有什么样的困难,她都没有放弃过,从无懈怠。

image.png

精为天产品

在所有精为天人的努力下,这些年来,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绿色食品”“全国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100个重大产品创新企业”“中国好粮油示范引领企业”等荣誉称号。2020年10月,公司被评为湖南省民营企业100强。做企业就是要不断创新,突破,即便在粮食生产领域也是如此。为寻求产品上的突破,2018年,公司聘请南京农业大学专家联合攻关,新增了自动化无菌糙米生产线。公司负责人李典明介绍说,一粒稻谷可以做成大米,也可以变身为胚芽粉,附加值提高至少5倍以上,“如今,我们生产的早餐胚芽粉、胚芽茶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是全国唯一拥有胚芽糙米茶企业标准和国家专利企业。”

拥有6万亩优质稻基地和10万吨国标仓储中心,年产精米10万吨、食用油3万吨、面条5千吨、胚芽食品1.5万吨、调味品300万件,这是精为天如今的经营规模。在全省范围内,精为天还开设了100多家放心粮油社区直营与加盟店,其产品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建行善融商务、工行融e购等13家商城均有销售。

长路漫漫,道阻且长。如何擦亮精为天这块”金字招牌“,实现高速高质量发展,起到示范带动效应,彭长秀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作为常德好粮油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之一,精为天公司将贯彻‘构筑全产业链,打造优势企业’的发展战略,坚持绿色、生态的理念,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精深加工,拓展电商营销新业态,打造从田园到餐桌、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粮油食品加工优质全产业链,进一步做大总量、做优结构、做强实力,力争三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今年,精为天又在筹划一个大项目:预计投资825万元,在位于鼎城区石公桥镇的生产基地内建设“年产1万吨牛肉米粉项目”,在粮食精细加工领域再下一城,也为常德米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相关链接:

常德将着力打造常德好粮油产业链,实现三年内新增产值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以上。预计到2023年,”常德香米“区域公共品牌综合价值突破500亿元,粮食加工转化率突破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