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高质量 发展最强音——常德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走笔
发布时间:2021-06-30 | 来源:常德日报 | 作者:文斌 罗勇 | 责任编辑:

创新机制 筑巢引凤

6月28日,常德经开区举行招商项目网络集中签约仪式。签约的项目共有19个,签约总金额56亿元。19个项目中既有产业项目,还有基础配套项目,涉及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具有投资体量大、科技水平高、后期成长好、发展潜力优等诸多特点,这对常德经开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营造优质的产业生态具有重大推动意义。

为进一步增强园区活力,常德经开区2020年大刀阔斧实施改革,以企业化管理、平台化运作、专业化服务为目标,把职能相近的部门精简整合形成“大经济、大建设、大管理、大服务、大监督”的高效运行体系,组建招商合作部、产业发展部、建设管理部、社会事务部、党政工作部五大部门。依托招商合作中心、项目推进中心、园区发展中心三大平台,为产业项目提供全过程、无缝隙、“一条龙”服务,让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德山开风气之先,聚活力之源,蕴商机无限。

近年来,常德经开区敢闯敢试,勇于探索,在机构设置、简政放权、人员聘用等方面和区域调整、行政审批、代办服务、平台转型等领域率先进行了创新性改革,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吸引大批国内外企业投资兴业,让园区成为各路商客青睐的投资热土。

据统计,常德经开区近年来先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中国500强企业10家,民营500强企业2家。技工贸总收入超过千亿元,千亿园区实至名归。

常德经开区抓住发展机遇,完成了“当惊世界殊”的华美蝶变,如今已是芳华满园。

一大批龙头企业形成“3+2”产业格局

培育产业 做大做强

双创大厦里不断跳动的数字,恰似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脉搏;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凝神聚气,探究未知的秘密;沅水之滨的德山港内,塔吊林立、舟车穿梭;智能电子信息产业园内,“常德制造”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这是工业园区普通的一天,也是常德经开区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生动截面。

长期以来,常德经开区坚持以大项目引领大转型,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逐步形成了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健康食品、新能源新材料三个主导产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物流两个特色产业的“3+2”产业体系,涌现出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四上”企业达到280家,规模工业企业197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车、中国中药、中国建材,以及国内500强企业复星集团、三一集团、中联重科、中通物流等一批行业巨头纷至沓来,在这片沃土扎根发展。

着眼全产业链的发展,全方位打造产业集群,常德经开区围绕主要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系统性规划建设了中车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生物识别技术产业园、智能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表面处理产业园等9个专业园区。下一步,将以这些专业园区为载体,坚持“产业园区化、园区平台化、平台市场化”,集聚优质产业,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

产业,赋予常德经开区无限的发展空间;平台,赋予常德经开区强劲的发展动力。

常德经开区将平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相继建成运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华为常德工业互联创新中心、电商企业加速器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百兆瓦级多元电力实验平台等正在加快推进,为企业孵化成长、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常德经开区还先后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园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称号。

在“三高四新”战略引领之下,常德经开区加快“一极两区三基地”建设,构筑起新时代的创新版图。

产城融合 和谐发展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常德经开区以建设产业高地、生态绿洲、幸福家园为目标,走出一条“以产带城,产城相宜,三生协调”的产城融合发展新路。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常德经开区强力推进“三大攻坚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遏制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量,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精准推进脱贫攻坚,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所有贫困人口“十三五”时期稳定脱贫。

切实加强污染治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要求,常德经开区着力守护好德山蓝天碧水净土,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外增颜值、内修气质,全力推进生态园区和产业新城建设,荣获第四批“国家绿色园区”荣誉称号。

全面压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连续获得省市先进。持续推进无上访村(社区)建设,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纵深开展,综治民调工作连续多年排名全市前列,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近些年,常德经开区还先后引进了湖师大附属德山学校,新建了崇德中学、石门桥中心小学、龙潭庵小学、赵家桥小学,改造了乾明路小学、莲花池小学及农村薄弱学校,全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引进了省妇幼常德医院和七喜湘西北肿瘤医院,新扩建了市二医院,群众就医就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新型城市教育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公共卫生服务和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莲花天街、碧桂园、滨江新城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和棚改项目持续发力,红星美凯龙等高端商业相继入驻,产业的兴旺激活着城区,城区的繁荣支撑着产业。

园区管辖范围内9条快速公交线路覆盖全区,建成了湖南省标准最高的表面处理产业园,还配套了2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2座60万吨自来水厂、1座10万吨污水处理厂,5座110千伏以上变电站,启动了智慧能源中心、固废处理中心建设,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从“里”到外焕发新生。

千里沅江一路蜿蜒,汇入浩瀚洞庭湖。

一座蝶变升级的现代新城正在崛起,一个幸福美好的理想家园已然建成,一艘劈波斩浪的工业航母重新启航。

优势叠加的常德经开区,能量迸发!

砥砺前行的常德经开区,未来可期!